痛風

 

 

台灣第一例痛風是1915年由台灣醫學會報導,第二例則由日人津田1920年報導,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台灣總共僅有8例報導。第二世界大戰後,痛風患者逐年急遽增加。

1960年代痛風只占風濕科門診人數5%左右,到了1980年代已增至15.6%,近年已增至23%,

據估計,台灣至少有40萬痛風患者。

更重要的是與痛風息息相關的高尿酸血症,已躍居台灣五大富貴病的榜首,

衛生署歷時三年的營養調查顯示,在受檢人數中,每5人中有1人尿酸高。

在原住民的調查中,高尿酸血症更高達49%,而痛風盛行率為14.9%。

所以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是一個日益嚴重的現代文明病。 

 

痛風是尿酸過高引起的疾病。血液中尿酸過高,即為高尿酸血症,它只是尿酸代謝中,

生產量大於排泄量,多餘的尿酸在體內堆積,而引起的尿酸生化異常,

自覺上,可以沒有任何症狀,稱之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只有在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開始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才稱為痛風。


高尿酸血症約有1/10的人會得痛風,其餘的大部分終其一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一般而言,尿酸值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得痛風的機率也越大。

所以,痛風是與高尿酸血症密切相關的疾病,但高尿酸血症卻不等同痛風。

痛風在急性關節炎發作時,也約有30%的人尿酸值可在正常範圍內,

但繼續追查,尿酸值幾乎都會升高。

反過來,尿酸值過高,有關節疼痛的人,也不一定是痛風。

因此,痛風與高尿酸血症雖然密切相關,但又不是一種病,儘管都有相關的病因,

但病程不同,症狀不同,預後及處理方法也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尿酸是機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嘌呤和嘧啶是合成DNA和RNA的重要原料,

體內的嘌呤,可由外來食物的分解或體內自行合成,嘌呤經過代謝後,

形成尿酸由腎臟及腸道排出。

正常人,體內尿酸的積存約1200毫克,每天約從腎臟排泄500毫克,

糞便及其他途經約200毫克,共700毫克。

如果每天尿酸的生產量和排泄量相對一致,則體內尿酸代謝維持在平衡水平,

但若生產過剩或排泄不良,就會使尿酸在體內堆積,造成高尿酸血症。

 

黃嘌呤氧化是一種能使次黃嘌呤氧化成黃嘌呤,繼而氧化生成尿酸的,

這個活化,尿酸的合成量就會增加。

過量的核酸分解:嘌呤是核酸、核酸、核代謝的一個中間產物。

嘌呤可以進一步分解,首先是在各種脫氨的作用下,水解脫去氨基。

腺嘌呤和鳥嘌呤水解脫氨分別生成次黃嘌呤和黃嘌呤。

次黃嘌呤和黃嘌呤在黃嘌呤氧化的作用下,氧化生成尿酸。


一般的細胞均含有核酸類成分,白血病、牛皮癬等能使體內細胞大量死亡,

核酸等釋出增加,尿酸的合成也會增加。

攝取過量的含高嘌呤類食物:外源性的嘌呤增多,尿酸的合成也會多。

此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某些抗潰瘍藥,也會使尿酸合成增多。


另一方面,尿酸排除減少,卻是原發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

約75%以上的高尿酸血症屬於此類。

因為腎臟是排泄尿酸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腎臟功能下降是尿酸排泄不良的主因,

腎功能不全,或衰老及多種腎臟病變,都會引起腎功能下降,長期使用某些藥物,

如利尿劑、抗結核藥、阿斯匹靈、抗腫瘤藥,也會使尿酸排泄減少,而造成高尿酸血症。 


痛風的自然病程,一般會經過四個階段: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期:正常人血中尿酸值,男性在7mg/dl以下,女性在6 mg/dl以下。

因尿酸在體內是一種動態平衡,每天尿酸值可有不同,應多次檢測,才能判定尿酸是否過高。

這個階段只是血中尿酸偏高,並沒有任何特殊症狀,一般也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飲食,

或找出原因加以矯正,尿酸值可能會恢復正常。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尿酸偏高者,約10%經過10~20年後,男性通常在30~50歲,

女性一般在停經後,突發某一關節急性的紅腫熱痛,痛的強度劇烈,常常不能走路,

第一次發作多在腳的大拇指關節,也可能在踝關節或膝關節,但很少發生在手關節。

第一次發作,即使不治療,也多能在一週內痊癒。


痛風的間歇期:在一次急性痛風發作而腫痛逐漸消失後,疾病就進入間歇期,

症狀會基本消失,病人常常以為就此痊癒,其實則不然,

多數病人幾乎在一兩年內會有第二次發作,其後,發作的次數會越來越多,

發作的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症狀也越來越嚴重,侵犯的關節會越來越多,

並由下肢往上肢游走,最後產生痛風石,而進入第四階段。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期:病人第一次發作後,若沒有有效的治療,快則二、三年,

慢則七、八年,幾乎很少例外的進入慢性痛風石關節炎階段,出現許多併發症,

可以看到一些乳白色或米黃色的痛風石出現在關節腔或關節周圍,造成關節破壞變形。

有些痛風石也可以出現在耳廓或皮下組織,也可出現在神經附近而引起神經壓迫,

如腕隧道症候群,而引起手麻、無力,除腦部外,幾乎全身各部位,都可能有沉積,

特別是腎臟的沉積,可致腎炎、腎結石,而影響腎功能,導致腎功能不全,

甚至腎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

維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可以下列公式計算;理想體重(公斤)=22 ×平方公分(身高)(平方公尺)

若體重超過理想值的10%時,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1~2公斤為宜,但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輕體重。

不過量攝取蛋白質。在正常情形下,每人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宜。


急性發病期間,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蛋類、奶類、米、麥、甘薯、葉菜類、

瓜類蔬菜及各式水果,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奶類供應。

非急性發病期,則應力求飲食均衡,並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過高的食物) 。


烹調時用油要適量。少吃油炸食物,避免經常外食。

黃豆及其製品,雖含較高量的普林,但因普林的種類與肉類不同,故於非急性發病期,仍可適量攝取。

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因為經過長時間烹調的肉湯或肉汁,通常含有大量溶出的普林)。

食慾不佳時,須注意補充含糖液體,以避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誘發痛風。

多喝水。避免喝酒(空腹飲酒易引起急性發作)。避免暴飲暴食。


以下是每100公克食物含150毫克普林以上,應儘量避免食用。
 

豬心 127.3    豬肚 132.4    豬腎 132.6     黑豆 137    鯉魚 137    雞胸肉 137

鴨肫 137      雞肫 138       黑鯧魚 140    紅魽 140    草魚 140     雞腿肉 140.3

海鰻 160      草蝦 162       鴨腸 162        黃豆 166    鯊魚 167     牛肝 169

虱目魚 180   烏魚 183    吳郭魚 199     鰱魚 202     香菇 214.5     小管 226

豬肝 229.1    白鯧魚 238    牡蠣 239     加納魚 247     豬小腸 262    紫菜 274

雞肝 294     蛤蜊 316     秋刀魚 355     扁魚乾 367     干貝 390     白帶魚 391

小魚乾 1538    羊肉 111.5     鮑魚 112.4     蜆子 114     瘦豬肉 122.5    雞心 125


……………………………………………………………………………………………


以下是網路上一些阿里不答的治療痛風偏方,遊魂特地搜集來提供大家參考。


一︰糖尿病喝鑽地草也有效果,用台語唸,去萬華草藥行買。

PS︰有興趣者直接詢問草藥行如何使用。


二︰多吃些地瓜葉。

地瓜葉為列入降低癌症罹患率的好蔬菜之一。

PS︰此種地瓜葉為種植時專吃葉不吃地瓜的品種。


三︰痛風患者的尿酸長期會偏高,過年期間要避免大吃大喝,

若不慎吃火鍋、喝酒過度,痛風易急性發作,

這時就必須服用備妥的秋水仙素及止痛藥,來立即解除發作疼痛。

請買至中藥店甘草附子湯或是桂枝芍藥知母湯做備用,

發病時請吃甘草附子湯,平時吃桂枝芍藥知母湯,

西藥對痛風或是關節炎的止痛藥都會破壞心臟結構的,

有許多人因為長期吃西藥的關節痛的止痛藥最後導致腎臟衰竭而在洗腎。


四︰椰子食療法,患者只要每天飲用一至三粒新鮮椰子,一至兩個小時痛風就不再疼痛,

連續飲用二至三個月,症狀即可消除。
 
如果沒有新鮮椰子,剝殼椰子也可以,每個約在廿至四十元之間。萬一購買不便,

則改喝罐頭半天水、椰子水也可以,不過還是以新鮮椰子療效最好。
 
PS︰許多人耽心椰子會不會太涼?其實這是多慮了,因為患有痛風的人,

本身體質會偏燥,高普林會不斷累積,椰子水正好可以清洗積存的痛風石,

這是西藥秋水仙很難做到的。
 


五︰購買一個小型青木瓜,洗淨,不削皮,去子,切成小丁,放入鍋中,加四碗水,

煮沸後小火再煮二分鐘,關火,放入一湯匙之任何茶葉浸泡,半小時後將茶水倒出,

加入一個新鮮的椰子汁(如無新鮮椰子則使用罐頭椰子汁也可以),

將茶水椰子汁裝瓶做為一天之飲用茶水。

任何時候均可飲用,其療效是西醫無法望其項背者。
 
據實際臨床經驗,加入新鮮的椰子汁效果更佳,(須常期喝)


台南縣仁德鄉後壁村長劉結慶患胃痛多年,把青木瓜當做茶壺泡茶喝,一個月後竟治癒宿疾,

家人尿酸過多喝了青木瓜泡茶也不藥而癒,劉村長因而種了許多木瓜,送給有病的親友鄉親。
 
劉村長說,青木瓜最好選擇果實肥短,容量比較大,將木瓜頂部切開,挖出木瓜內的種籽,

再開一個小缺口方便倒茶水,另一邊開個小洞透氣,放入茶葉、倒進沸水後蓋回木瓜頂部,

並以牙籤固定,泡茶過程和一般茶葉相同。


劉村長表示,茶葉使用一般品質的烏龍茶即可,味道不錯,他當做茶水喝了一個月,

困擾多年無法治癒的胃痛居然不藥而癒,自己也感到驚訝。

他把木瓜茶葉拿給在醫學中心任職的友人檢驗,證實木瓜酵素有益健康,

現在只要果園木瓜有適合的果實,就拿來與親友分享。
 
種植木瓜多年的農民徐福昌說,本地民眾所指的青木瓜,就是還未成熟、果皮仍呈青綠色的木瓜,

一般木瓜要四個月左右才會成熟,但成熟後就沒有療效,青木瓜大約在三個月大左右採收,

這時果實較大,果實內的「木瓜奶」含有木瓜酵素、木瓜等有益健康成份,不但可泡茶喝,

還可以切塊連同排骨熬湯,或切細絲加蒜頭炒,都非常可口,對人體也沒有不良影響。

 

六︰對抗尿酸痛風有若干效果的東西…

 一、化血膽(玄參科黑蒴的全草)     二、泡洞葉、樹皮、台灣泡洞


三、鹿茸草(綿毛鹿茸草)        四、水苦      五、野紫蘇、白蘇葉


六、絡石藤     七、山慈菇、光慈菇     八、石蒜   九、瑞香葉、芫花


十、八角金盤    十一、越橘葉    十二、接骨木、葉   十三、黃壽丹


十四、芹菜籽    十五、櫻桃         十六、山葡萄       十七、魚腥草


PS︰有興趣者自行上網找資料  


 
七︰烟茜根50克 煲50克瘦肉服用,每天一次,連服十天。

PS︰烟茜根是大陸的東西,臺灣的草藥行或中藥店應該也可買到。

 

八︰百合湯:百合20-30克煎湯或蒸熟食,每日1劑,可長期服用。

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對痛風性關節炎有防治作用。

 

九︰百前蜜:百合20克車前子30克煎水約500毫升,加蜜一勺,調匀服,每日1劑。

功效:補肺益氣,健脾利尿。車前有利尿酸排出。可防止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十︰紅豆薏仁粥:紅豆50克薏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劑。

功效:補益脾胃,利尿滲濕。有促進尿酸排出作用。


  
十一︰土苓粳米粥: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將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飯,

每日1劑,可經常服用。

功用:清熱解毒,利濕通络。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十二︰山慈菇蜜:山慈菇5克煎水,加蜂蜜一勺,調匀服,每日1劑。

功用:解毒化痰,散结消腫。

山慈菇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適用于濕熱型急性痛風發作期。


 
十三︰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將桃仁捣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適用于瘀血痰沖脾阻型痛風。


 
十四︰加味蘿蔔湯:蘿蔔250克柏子仁30克。蘿蔔洗净切絲,用植物油煸炒後,

加入柏子仁及清水500毫升,同煮至熟,酌加食鹽即可。

功用:養心安神,利尿渗濕。常服可预防痛風發作。  

 

十五︰防風薏米粥:防風10克薏仁30克。水煮至米熟,每日1劑,連服1周。

功用:清熱祛風行脾。適用于濕熱脾阻型痛風。

 

十六︰青木瓜煲豬尾。

十七︰材料:老枸杞頭(即枸杞的根部,在生草藥檔有售,是藥材舖)適量並切件,

白鯽魚一條約十両重,先兩面略煎一下,拍生薑一大片陳皮一片,

生薏米少許。製法:在湯煲內放兩碗半水,滾後放入上述材料。

用猛火煲半小時後轉慢火至一湯碗半放鹽飲用。此方一星期两次可見效,

以後兩三個月煲一次。西藥不能治本有些人體質受不了,這個痛風單方值得一試。
 
 

十八︰早晚各兩顆奇異果(一天四顆),一共吃十天。

 

十九︰中藥房買<蠶砂>,放兩湯匙蠶砂於鍋中(煮飯鍋),

煮一鍋水當茶喝,多吃青菜、水果,尿酸指數自然消除,禁食生猛海鮮及啤酒 。
 
所謂兩湯匙就是家庭用的小湯匙(鐵製品)個人用的,並非大湯瓢,

鍋子大小則是一般電子鍋(六人份)放八分滿煮沸,

一個月後再去檢驗一次,一定會有改善,忌喝茶葉茶。
 


二十︰艾草頭上放較老一點的絲瓜,不去皮洗乾淨,還要放兩片當歸,

放在電鍋蒸一個小時再喝湯。

 

二十一︰7葉芭樂葉,7葉桑葚葉及7葉紅鳳菜葉煮來當開水喝。 

 

二十二︰含差草的根煮水,每天當茶喝,非常有效。

 

二十三︰蕃茄汁 + 檸檬汁;其混合比約五比一(即蕃茄汁五 檸檬汁一),

早上飯前喝一次(每次約200 ~ 250 CC, 約一碗),晚上睡前喝一次,

番茄汁可買一般超市之罐裝或瓶裝品比較方便,檸檬汁可自壓。

 

二十四︰ 七天改善痛風小秘訣…

☆.步驟一:先將肉類與豆類食用量降為零。

☆.步驟二:兩種方法擇其一實行

1.每天吃一大碗櫻桃﹝約六十粒),並喝八杯活性水。

2.將4顆檸檬壓汁,加入半加侖﹝約二公升)的活性水內,在一天之內將其喝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宜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